經歷了這次的天美藝術基金會 Grand tour 之後有很多思考的點 在旅途當中,第一次看見這麼大量的藝術史上所謂「大師」的原作,許多更是特展,在荷蘭遇見了梵谷以及林布蘭特,在瑞士遇見了畢卡索、丁格利、巴賽列茲、圖伊曼斯,脈絡清晰而完整的呈現其作品,真的是非常震撼!其餘還有諸多的博物館展覽,也都非常精彩,我想簡單談談我最有印象的幾件事。 繪畫 「原作」 與畫冊上作品的差異 在台灣,我所能理解西方藝術史上的重要作品總是從紙本上得知,這次的經歷之後發現,就算拍的在怎麼清晰,還是與原作有所落差。原作會呼吸,有空氣、空間感,原作作品是跟布展手法、空間氛圍有關係的,繪畫上的空間感不是指畫家描繪出的空間感,而是材質上的空間感,畫筆刷毛刷過布面或是紙張,會留下布面的紋理,甚至留白,留下畫布底色的空間感,在畫冊上往往只會覺得是一條框出來的邊,那種顏料微微的突起,厚薄不一的小落差也是,許多作品以為是平塗的,原作並不是,是有筆刷痕跡的,許多作品以為是厚疊的,在原作上發現竟然只簡單運用一些層次,就完成了繪畫中的雕塑量感。 圖為林布蘭特(Rembrandt)在蕾絲上的處理,是具有肌理厚度的,跟肌膚的質感處理手法不同。 圖為莫蘭迪(Gaorgio morandi)在描繪靜物時透出畫布底色的處理,大量留下畫布的紋路,簡單的做出物的量感,物的量感不一定是由材質堆多後來決定。 第一次看到大型藝博的面貌 一開始也是沉浸在震撼之中,雖然有趕緊拉回理性的思考,發現幾乎沒有什麼亞洲藝術家的作品,異國情調在歐洲市場好的想像是錯誤的。 圖為卓納畫廊所收藏巴賽列茲較早期作品。 Paul McCarthy 美國人平時打招呼的方式? Paul McCarthy 作品現場位於藝博會的 Unlimited 區 場景佈置和地毯都和展覽會場一致。 高低錯置的人物,角色都一致,並非相當寫實的角色,地毯在螢幕中反而成了某種令人充滿迷幻感的介面。 威尼斯雙年展 比利時館是令我最有印象的一個館,藝術家為Jos de Gruyter 和 Harald Thys,作品名為《Mondo Cane》,名稱參考了 1962年的一部義大利電影《Mondo Cane》,由導演高替羅·傑卡皮塔(Gualtiero Jacopetti)製作的紀錄片,直譯是「狗的世界」,內容充滿世界各地令人可能感到獵奇的宗教、習俗以風情,乍看像是紀錄片卻相當主觀,充滿諷刺及對於文明世界的各種質疑、嘲諷。 高替羅·傑卡皮塔 ( Gualtiero Jacopetti ) 製作的紀錄片《Mondo Cane》 永無止境的勞動 被監禁的都不是勞動者,像是較為邊緣弱勢者。 藝術與空間的連結程度 在義大利發現,許多古老建築物(海關大樓等)所展出的作品跟空間的融合真的是相當完美,海關大樓的策展令人印象深刻,空間、自然光、建築結構的運用相當完美。 Felix Gonzalez-Torres 作品在入口處,引領我們進入觀看其他作品。 Hicham Berrada 作品與空間的建築結構也是巧妙的呼應。 Roni Horn 作品 Roni Horn 作品在空間中與自然光影的變化,令人有凝結的感官體驗。 所觀察到的各種展覽作品特質 總歸全部所見的作品,會覺得形式完整,概念簡單明瞭,而且很政治正確,不知道是看到過於大量的作品的緣故,雖然形式作品呈現都穰人有感受到強度,但在強度背後總覺得缺乏了一些層次,可能是文化上不同造成? 我在台灣的一些藝術家身上比較看的到那種層次,台灣藝博會上所出現的作品跟巴賽爾博覽會作品的質地真的有落差,單就講繪畫,在那邊的作品似乎在太討藝術本身更佔多數,而不是在乎把一個畫面經營的完整美觀而已。 回到自己呢? 在歐洲看到的視覺、裝置作品在空間感的運用真的是有我目前不及之處,學習到的非常多作品和空間對話的方法,觀看到很多創作者使用材質的方式,看見了許多創作者繼續在傳統媒材上耕耘,看見了新媒體科技藝術在技術上繼續推展藝術的可能性,參與了許多夢境,以及觀看了更多的現實。 放一張在學院美術館所看到的巴賽列茲早期作品,有力量的繼續奮鬥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