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台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第五站 》 參訪心得 - 林郁珮

BASEL



初訪Basel 小鎮,首先在廣場上看見瑞士藝術家Jean Tinguely(1925年5月22日-1991年8月30日)完成於1977年的丁格利噴泉(Tinguely-Brunnen)以回收的工業機器零件組成,非常人性可愛的公共藝術,是由在地超商MIGROS經營50年後回饋社會的作品,使藝術回到人與人的關係上。



位於瑞士Basel郊區山上的貝勒耶基金會美術館Fondation Beleyer對20世紀的藝術影響甚大,創辦人Beleyer先生由一位書商、在自己的書店規畫一個展覽空間經營版畫買賣到與藝術界來往後開始經營畫廊代理藝術家,美術史上畢卡索、馬諦斯、蒙德里安、盧梭、米羅、羅斯科都是他往來的對象,雖然他已經逝世了,如今的藝術盛事Art Basel也是由他創辦的,可見其眼光前瞻與企圖心的積極並進。1999年基金會美術館成立,貫徹執行Beleyer先生的藝術理念,由本次展覽首入眼簾的便是Beleyer先生與兩位藝術家的合照便可知。Bacon-Giacometti展可追溯到Beleyer先生1990、1992年為兩人籌辦個展,兩位藝術家的個性迥異,藝術上的追求也不盡相同,卻是真實走過一段生命的。此展將兩位藝術家的作品交錯展示,繪畫雕塑的錯落陳列與對話,當我在欣賞Bacon的作品前,發現雖然以圖像語言來說,尺幅與構圖安排上讓我感受到動感甚至有些暴力,卻也同時感受了原作中特殊個人色感、顏料厚薄程度控制的企圖與發揮,感受他真切地想畫出與自己交流密切的人的心情,尤其是看見了幾組的三聯幅的作品,其描繪的獨特性與沉溺於人性的感覺印象特別深;Giacometti則是沉靜內斂的,一種縮限自己向內尋找極限的邊界的自我昇華。貝勒耶基金會美術館的定位,如同它的位置一般,寧靜優雅而堅定,非常印象深刻的參觀經驗,美術館也將兩位藝術家的工作室用投影機做空間式播放,看見了兩位藝術家在混亂的工作室中,Bacon在一張張參考圖片上尋找顏料與形象的交錯、Giacometti則是在雕塑的加減法的斟酌心思。



 







LONDON



ALL TOO HUMAN特展於TATE BRITAN,行前就特別期待欣賞Lucian Fraud(1922年12月8日-2011年7月20日)的原作,Lucian Fraud出生在德國,也是著名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孫子,小時候為了躲避納粹在1933年隨家人搬到英國,成為英國公民。我非常喜歡他用畫筆剖析人性的真實的創作面向,此展選了幾件他早期的作品,當他二十幾歲大環境都在追求抽象表現主義時,他卻用篤定的態度追求了流露的細節,不論手上的色斑、凝視的眼睛、動物的皮毛、布料的經營,盡力觸及某些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擁有的魔幻時刻。本展覽也看見他刻畫植物的顏色及筆觸方向,理解其作品中追求的整體感與細膩並進的狀態。後來他將自己的畫圖工具做了改變,拿起了粗糙的大筆,疊上了厚重的顏料,與模特兒之間的密切交流,畫的對象形形色色,不乏肥胖、醜陋、粗鄙的人物,他筆下的裸體,不論男女,或坐或躺的姿態,不須掩飾的倦容、身上的橫溢的贅肉與皺褶都是他的繪畫中無可取代的內在元素。












Royal Academy of Art的夏季展,本次由倫敦藝大校長Grayson Perry(1960年3月24日-)所策劃,除了RA們的作品之外也可以看見英國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在此展售,參觀的人數頗多。由於行前調查這是我負責的部分,除了本展歷史以及宗旨之外,Grayson Perry自身的藝術創作與其那種「拾取破碎的心使之成為藝術」的理念特別打動我,從童年開始有變裝喜好、不被原生家庭愛的他,從陰影中找到自己並且接受的人生經歷,成就了現在的他。如今他甚至會鼓勵學生做創新的服裝設計,有時向學生們購買,熱愛生命的狀態讓我覺得此夏季學院展的活潑其來有自。另外,也佩服Royal academy of art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學院派,舉辦這樣的年度夏季展,讓學院保持如活水般的狀態,成為孵化英國當代藝術的可能。此展的官方網站明確指出宗旨之一是RA250展出作品廣泛的挑選:”There’ll be a monumental sculpture in our courtyard and artworks in an array of mediums throughout our galleries, all handpicked by a committee led by Grayson Perry RA. With over 1,200 works on display, you’ll see art you love, art you hate, art that leaves you thinking and art that simply puts a smile on your face.” 這裡每年牆上來來去去的藝術家與欣賞者,都是生命的展開。




PARIS



任何時節到法國,永遠都有最好的藝術作品可以一看再看,這次的行程也短短幾天飽覽了橘園美術館Musée de l'Orangerie、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吉美美術館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Guimet、巴黎現代美術博物館Musée d'art Moderne National、巴黎時尚博物館Palais Galliera、東京宮Palais de Tokyo、馬約爾美術館Musée Maillol、龐畢度藝術中心Centre Georges-Pompidou、羅丹美術館Musée Rodin、奧賽美術館Musée d'Orsay、畢卡索美術館Musée Picasso等,不論初訪或再訪都感受滿滿。尤其是莫內的色感與光影經營一直都是我很敬佩的,每每在橘園美術館看見那樣環景天光的呈現,對藝術家在晚年時渾然天成的展現很感動。




這次參訪印象深刻的有初訪的吉美美術館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Guimet,是個氣質優雅、寧靜的美術館,收藏了將近四萬多件的亞洲藝術品,是亞洲地區之外最大的亞洲藝術收藏地址之一,亞洲的全貌可說是聚集在此,從入口的東南亞藝術,印尼、柬埔寨、緬甸、泰國,三個樓層及地下一層,都有不同的主題包括東南亞、中亞、中國、韓國和日本。在此特別有印象的作品有漢代謙和的雕塑精神、為數不少的唐卡以及與大英博物館出自河北易縣遼三彩羅漢像,看見身世顛沛流離的羅漢們的其中兩尊,正在此行參訪的兩座不同氣質的博物館中修行也是很有趣的經驗。


 


在Musee maillol看了巴黎畫派藤田嗣治(Tsuguharu Foujita,1886年11月27日-1968年1月29日)大展,展覽詳細的規畫了他從日本到巴黎的早期創作、在巴黎生活的風格形塑過程,看見他遊走於兩種極富內涵的文化之中,摸索自己定位的企圖。展覽中也展示了他所使用的工具,以西方油彩的質地在東方的白與不白之間探索新的視覺效果,題材從自身出發包含風景、靜物、動物、裸女、肖像、宗教等等,從作品中看見藤田嗣治的樣貌。因為我自己的創作類型的緣故,看著他的作品思考了很多,想像他豐富內心狀態、對世界是抱著的如何的好奇心,以及經營繪畫語言時的傾向。我特別欣賞他在題材之上創作出的繪畫語彙,觀察東方感的線條與顏色的前後關係、邊線處理與線條的用與不用、顏色如釉色變化般的高明度色彩,既有存在感又極富詩意。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件Portait de Madame Helene Langlois-Berthelot,1927的草稿與完成的作品。










再度參與天美行程,出發之前便對於本次參訪規劃的行程特別有興趣,尤其是當代、現代的經典之作(尤其是平面繪畫)盡收眼底。真的很感謝天美基金會不辭麻煩的協助、規畫我們在歐洲各點遊走,深感本次充實的行程發揮極大的效益。




林亦軒 2018巴賽爾倫敦巴黎參訪心得   鄭農軒 2018巴賽爾倫敦巴黎參訪心得   邱建仁 2018巴賽爾倫敦巴黎參訪心得
林浩白 2018巴賽爾倫敦巴黎參訪心得   張善學 2018巴賽爾倫敦巴黎參訪心得   鍾江澤 2018巴賽爾倫敦巴黎參訪心得
廖祈羽 2018巴賽爾倫敦巴黎參訪心得